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对嘉靖的最后一次“调教”_从李元芳开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对嘉靖的最后一次“调教”

第(1/3)页

  海瑞作为一位名留史册的好官,被后世称为海青天,关于他刚正不阿的故事,民间广为流传,但他其实并非言官。

  《海瑞集》收录了他的十五道奏疏,其中九道都是关于具体的政事,如《开吴淞江疏》《革募兵疏》,三道是辞呈。

  最后的三道,一道是在徐阶被攻击的时候,为徐阶讲话的《乞治党邪言官疏》,不过评价公正,里面也讽刺了徐阶,一道是自己被攻击的自辩疏《被论自陈不职疏》,最后一道就是《治安疏》。

  由此比例也能看出,海瑞根本不是博直名,他本人相当务实,解决实际问题多过针砭时事。

  事实上,即便没有《治安疏》,这位海刚峰的政绩也非常经得起考量,疏浚吴淞江就足够他在明史上留名,当然对于后人来说,肯定就没有那么家喻户晓了。

  毕竟《治安疏》对后世影响太大,天下第一疏,无论对历史有多深的了解,大多都听过这篇痛骂皇帝的奏疏。

  而后世留存的版本,更是整整有三千多字。

  如果对这个字数没有概念,那么《岳阳楼记》是三百多字,《出师表》是七百多字,就可以类比一二,这估计也是《治安疏》没有进教材全文背诵的原因。

  实际上,海瑞并不是骂了嘉靖三千多字,整篇《治安疏》条理分明,分为三大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,是阐述“君道不正”,指出天子的错误。

  第二部分,是阐述“臣职不明”,揭露官员的错误。

  最后一部分,是基于以上分析,提出了“求万世治安”的具体建言。

  这篇奏疏结构分明,逻辑清晰,切合时局,既言辞恳切,又鞭辟入里,更是首尾相贯,开头第一句就奠定了基调。

  嘉靖这般聪明的人,从第一句也就知道,对方大概要说什么。

  于是乎,脑海里有一个念头,合起奏章,丢出去,别看这臣子写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,偏偏眼睛不受使唤地看了下去。

  “君者,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,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,责任至重……”

  “陛下自视于汉文帝何如?……富有四海,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,而侈兴土木。二十年不视朝,纲纪弛矣。数行推广事例,名爵滥矣……”

  “二王不相见,人以为薄于父子;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,人以为薄于君臣;乐西苑而不返宫,人以为薄于夫妇。天下吏贪将弱,民不聊生,水旱靡时,盗贼滋炽……”

  “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:嘉靖者,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。”

  嘉靖面色铁青,两眼充血,越看越气,越气越看。

  终于,那句一直深埋在心底,唯恐成为现实的话,在眼前出现了:“……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!”

  嘉靖的脑袋“轰”的一声响了,满大殿都这句话,这句由臣子说出的声音:“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……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……”

  枉死城内的怨魂!

  后世史书的评价!

  这封奏疏,将高高在上,唯我独尊的皇帝瞬间拉下了神坛,提前写进了历史里!

  “反了——!!”

  嘉靖终于发出了一声尖叫,脸色由青转白,露出绝望的凶光,捏着奏疏的手青筋暴起,剧烈颤抖着摇摆了起来。

  吕芳僵在那里,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位主子,侯在殿外的群臣也隐约听到了里面的那一声尖叫,一个个惊愕莫名,又有种预感,天崩地裂就在顷刻之间!

  啪!

  下意识的尖叫之后,嘉靖好似终于收回了身体的控制权,根本不看奏疏后面的部分,连臣职不明都未到,更别提海瑞提出的具体措施,只是将此物狠狠摔在地上。

  那股愤怒的劲道,好似要连一座山都要砸得粉碎,然后疯了般地吼道:“陆炳何在?抓!抓住这个人,不要让他跑喽!”

  “是……是……”

  吕芳浑身哆嗦了一下,一向以沉稳内敛著称的掌印太监,应了一声后,也以飞奔般的速度朝外行去,步伐甚至都有些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wuxs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