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生子
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生子
孟迟如临大敌,站在院子外忍不住地来回踱步,督军府收到消息,王夫人夜守城门来不了,但让桃缨带着府中仆妇和有经验的稳婆来帮忙。
督军府的人都从厨娘那里听说过工坊的神奇,夜里跟白天一个样还不需要用蜡烛,但头回亲眼所见,还是震惊住了,桃缨跟在王夫人身边,尚算稳得住,没有东看西瞧问不停,稳婆和仆妇则步步惊叹,一路哇到姜绾的院中。
可人都来了,却叫姜绾轰了出去,她在屋中实则并没有那么难捱,她空间中有止疼泵,早就和其他药物一起提前准备好教会孟文元和小玥使用,用来生产的房子也提前布置得当,该有的都有,包括灵药泉水。
她全然不需要接生的人来给她烧热水或是掏娃娃。
一众人连同工坊的老主事、孟迟、陈映真都被拦在了她的屋外,她身上带着止疼泵,在屋里静悄悄地半躺着,靠在软垫上看书等待宫口开全。
小玥和孟文元头一遭照顾女子生产,两人在屋中守着姜绾,没人怀疑这样能不能行,姜绾说行他们就觉着能行。
到了后半夜,姜绾突然把书本放下,让小玥把专为生孩子做的躺椅推过来,“要开始了,你俩扶我上去。”
她从始至终都很淡定,以至于小玥和孟文元前期根本没有紧迫感,跟着她就把过程走到现在才开始紧张。
姜绾左边孟文元右边小玥,两个人掐着她的胳膊比她还紧张。
“呼——吸——呼——”姜绾跟着身体变化调整呼吸,小玥看着她的脸不由自主也跟着念呼吸呼吸,孟文元说话磕绊,跟不上节奏,急得不行,干脆敲击姜绾的椅子。
屋里这奇怪的动静把外头的人唬得不敢随意动弹,几个产婆和老仆妇面面相觑,都未曾见过这般生孩子的,叫也不见叫,不疼吗?邦邦邦地敲椅子能顶用?
怎么会不疼呢。
接生的产婆急起来,要孟迟放她们进去,“殿下,这、这从未有人生子不需要产婆的呀,就算是懂医理的医女,生子的时候也断然没有自己来的道理,这王妃把大家都关在门外,这怎么成,您快发话,让老奴们进去瞧瞧王妃吧!”
姜绾在屋里听见外头的动静,正是发力的关键时候,听到孟迟犹豫,生怕她们真进来打断,督军府王夫人当初生产时遇到的事令她心有余悸,这会儿不管外头的是不是可靠之人,都绝不想让她们进来,何况这里头现在还在她的掌控之中,她也正生得好好的。
缓劲儿的间隙她推了把孟文元,“去,外头守着,一个都不许进来。”
孟文元最是听她的,立时去屋外绷着脸守着,把擅自上了台阶的几个仆妇推了下去,就是孟迟也叫他拦在外头,愣死不准进。
又过了两炷香,屋里就这么在安静中传来了婴孩的啼哭,一声高过一声,响亮得很。
小玥推开了门,激动道:“文元哥哥,我阿姐生了!”
孟迟一个箭步绕过小玥,闯进屋去,见着姜绾已经收拾妥当,也换了身干净衣裳躺在床上盖着厚被,一个的小姑娘裹着棉花抱被就搁在她身边,露出一张粉皱粉皱的小脸,不知是不是方才那一嗓子嚎累了,闭着眼睛睡得沉。
姜绾人有些累,也不大想讲话,只给了孟迟一个眼神,他就都懂了,当即出去安顿好督军府来工坊帮忙的人,再回来照顾她们母女。
这个孩子生出来,除了孟迟,就属小玥和孟文元最为激动,孟迟把人送走回来,他们两个还趴在床边看孩子,被孟迟一手一个提起来送出了门。
屋里终于只有姜绾和孟迟两个人,还有一个他们的小娃娃。
孟迟单膝跪在床边,亲吻姜绾的额头,“娘子,辛苦你了。”
他疼惜地握着她的手,拢在手中,头抵着她的头,眼眶不觉红了。
姜绾瞧着他湿润的眼角,扯开嘴角笑了笑,“怎还哭上了,不高兴吗?”
“高兴。”孟迟朝她努力笑一个,“就高兴这一回就够了,咱们以后不生孩子了。”
天知道他在外头等的时候有多担心她。人说女子生一回如同在鬼门关走一回,他再也要她走第二回。
看着姜绾还有些苍白的面色,孟迟给她把被子掖了掖,“想吃点什么?我去给你做。”
“一碗你做的鱼羹吧,再一碟清炒的小菜。”
姜绾生完就喝过灵药泉水,这会儿并不饿也没那么虚弱,不过见着他又是高兴又是煎熬又是自责的,干脆给他找些事情做,缓缓这种混乱的情绪。
“好,我这就去,你躺着休息会儿等我回来。”
孟迟不舍地在她额头落下一吻,再把并不乱的被角又掖了一次,才一步三回头地去了。
姜绾翻了个身,看着躺在旁边的小家伙,她喂过她了,灵药泉水也让她尝了一小口,这会儿小家伙乖乖地睡着,还吧嗒了一下亮晶晶的小嘴,甚是可爱。
虽然有些皱巴,她看来看去却极喜欢的,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小家伙的脸蛋,软软的。
姜绾正戳着女儿的脸蛋玩,外头有人敲门,老主事的声音在外响起。
“东家,您歇息了吗?”
姜绾起身半靠在床上,整理好衣裳道:“还未,进来吧。”
老主事推开门,身后带了几个奶母,进来站在外间堂屋里停住,即便没见着姜绾的面,依旧躬身作揖道:“东家,恭喜东家喜得千金。”
“先前备了几个乳母,东家可要挑一挑。”
“还有一份公子给东家孩子的祝礼,老奴给您放在桌子上了。”
姜绾还不想下床走动,道:“劳您送进来我看看吧。”她没想过挑乳母,没想到老主事提前都备好了,便也让人进来说话。
几个乳母都是适龄才育了孩子的妇人,城中乱家里缺衣少食才放下孩子出来挣钱养家,姜绾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,心头一软,让老主事给每个人都拿了五两银子,人都没留就让送回去。
几个乳母拿了银子自是感激,但都没能留下也神情落寞。
五两银子自是不够一家子长期的衣食用度。
人走后,姜绾叫住老主事,“我不用乳母,不必再找了。”
“我看工坊里的匠人每日下工都疲累,在坊外置个洗衣房吧,工匠如累得不想洗衣的,可送去洗衣房请人代洗。给附近几个村子放放消息,若是有愿意的,可以来洗衣房谋个活计,洗衣缝补都成,不过人要可靠老实的。”
“送洗的衣物也要经过检查没有夹带工坊私物或是纸条,才能送去洗衣房。”
她知道如今外头世道艰难,一间洗衣房只是举手之劳,如能给没什么谋生手艺又不得不养家女人们一个去处,也挺好的。
老主事从不多问,应声自会去替她办好。
老主事退出后,姜绾打开手边的盒子,是老主事方才送进来的陈邵君给孩子的东西。
她随意翻了翻,一堆金镯子平安锁和不倒翁拨浪鼓之下,是一幅画和一封信,她曾在他书房中见过的,一张月夜雪景图。
当时还未画完,现下是补全了,画的挺好,她把这些都放在一旁,把信展开。
信是阿尧的笔迹,她一眼就认出了,是在他们打到肃国都城后写的,信里报了平安,还附了一枚小小的木刻的如意锁,给她孩子的。
姜绾把如意锁拿出来挂在襁褓的系扣上,这场仗,不知还要打上多久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12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