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4332章:大结局(一)
从11月25日开始,华青控股集团全球各地的员工,开始一批一批的赶往魔都,组织这么大的活动,对于华青控股集团来说,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活动。
机场,火车站,各个地方都停满了华青控股集团的大巴车,一家家的宾馆酒店被包了下来,提供给员工住宿。
其实几万人涌入魔都,对于魔都这个一线城市来说,不算什么的,关键是这些人是统一涌入的,这视觉冲击上就不一样了。
从27日开始,各地邀请的嘉宾也开始赶来了魔都,鲁厂长、李叔副、刘家兄弟、甚至牟其种都收到了邀请赶来了,对于这些重量级的客人,都是姜小白亲自去迎接的。
从29日开始,各路受到邀请的明星,也开始赶往了魔都,这机场和火车站就更加的热闹了。
这几天华青控股集团旗下上市的企业,股价也跟着这风,开始蹭蹭的往上涨。
11月30日,年会开始之前的最后一天晚上,建华饭店不对外营业,全部接待到来的嘉宾,邀请的人太多,这建华饭店就是全部招待,也招待不了多少人的。
只有够分量的人,才能被姜小白邀请到建华饭店。
一桌桌的客人过来给姜小白敬酒,当天晚上姜小白也是喝到醉才回家,不过清醒的时候,鲁厂长还给姜小白说了一下新能源汽车的进展,这下半年在全国的十一个城市,都开始初步的运营了。
未来汽车的名声也算是打响了,不过这件事,姜小白都全权交给了张卫义来处理。
鲁厂长心里明白,这明天就是姜小白正式退休的时候了。
2008年12月1日一早,华青控股集团来参加周年庆典员工下榻的宾馆门口,大巴车就排成了长龙,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开始有序的组织员工蹬车入场。
而召开年会的魔都体育场里边,记者媒体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来的更早,他们在六点钟的时候,就已经到了现场开始布置和调试设备了。
按照姜小白的要求,今天的年会是要直播到各个子公司的。
早上七点半,姜小白的专车准时的停在了姜小白家门口,姜小白缓缓的从家里走出来,很罕见的,姜小白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,赵心怡送姜小白出门,目送着姜小白上车。
“小白,早点回来。”赵心怡喊道。
姜小白回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点点头。
车里边,张婷婷在和姜小白汇报着周年庆典的各项事宜。
“姜董,咱们这一次的周年庆典,一共邀请员工六万五千人,六万五千人员工,来自内地的一共是五万八千人,其中来自香江等地区的,一共是两千人,来自国外的一共是五千人。
咱们这一次邀请嘉宾,一共一千零二十三人,邀请记者媒体一共两百二十家,其中包括网络媒体渠道,十二家,邀请明星,三百二十四人。
今天的咱们的主会场放在魔都体育场,分会场一共是一百零八个,目前相关的人员正在调试各种设备……”
一路上张婷婷在汇报着,但是姜小白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些数据上,而是目光看向了道路两边的景色,忍不住的想起了当年自己第一次来魔都的时候。
那会的陆家嘴还没有开发呢,那会的外滩也没有今天这么华丽……
姜小白到体育场门口的时候,是八点钟,在来的路上,看见了不少华青控股集团的大巴车。
张卫义、宋馨、王超、王猛等人都在门口等着姜小白,看见姜小白下车以后立马迎了过来。
“怎么样?都准备好了吗?”姜小白看着张卫义笑着问道。
“都准备好了姜董。”张卫义神色有些沉重的点点头,而一旁的王超和王猛、李小六等人却眼眶有些通红,甚至要是控制不住都会哭出来。
“你们这是干什么?今天是咱们华青控股集团三十周年庆典,庆祝咱们华青控股集团,风风雨雨走过了三十年,搞的这么沉重干什么?开心点。”姜小白说着。
张卫义等人只是在点头,但是神色上却没有任何的变化,姜小白要退休了,离开华青控股集团了,大家都很舍不得。
但是再舍不得,华青控股集团的周年庆典,还是如期的开始了。
八点五十分,主持人上台开场白,九点钟整,主持人喊到:“下面我们有请华青控股集团董事长姜小白先生上台讲话。”
“啪啪啪。”
热烈的掌声如同雷鸣般一波波的在体育场内回荡着,今天在场的接近七万人里边,姜小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,而通过现场的直播,大大小小一百零八个分会场外,还有几十万人观看着,而通过各个媒体互联网直播出去电视机前,电脑前的观众那就更多了。
但是这一刻,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姜小白身上的万丈光芒。
姜小白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,从后台一步步的走到了舞台的中央。
“姜董。”
“姜董好。”
“姜董……”
如潮水般的呼喊声彼此起伏,接连不断。
整整三分钟,哪怕是姜小白几次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一点,但是都没有任何的效果。
“我是姜小白,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员工,嘉宾,记者媒体朋友们。”姜小白第一句话,把员工放在了第一位。
“同时我要在这里感谢,现场的和直播现场的员工,还有那些坚守岗位的员工,我想要谢谢你们,是你们的辛苦努力付出,缔造了咱们华青控股集团,谢谢你们。”
掌声不断地响起,时不时的就打断了姜小白的话语,让姜小白不得不停顿下来,等到掌声稍小以后,才能够继续说。
“今天是华青控股集团三十周年的庆典,从1978年到今天,我们华青控股集团已经走过了风雨三十载,我们从三晋省一个叫建华村的小山村里边走出来,从当初的一百块钱,十四个知青开始创业,一路历经坎坷,才了今天。
在这里,我想感谢那些一路同行的人,谢谢你们……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12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