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342章 江向南的职业规划
沈清坐在堂屋主位上,看向下方站着的两个儿子。
老三一脸雀跃,心思早就飞出去了,只盼着早早出发。
老四则满腹心事,被叫来后,敏锐的问道:“娘,你找我们有何事?”
沈清主要是说给老三听,敲打敲打:“你们要记住,去了主要不是卖货,而是铺货,谈合作商知道不?”
江向北沉稳的点头:“知道。”
娘说了,这是去打开再北方的市场,那边虽穷苦,但再穷苦的地方也有官老爷也有富人,而南方富裕,离北地远,舟车劳顿轻易不会过来,所以才能让他们占据地理位置优势捡到市场。
可这个市场他们如何吃下也是问题。
毕竟他们只有一支队伍,若是再凑一支队伍,那村子上的营生就要受影响,毕竟工坊是根本!
货做出来才能去卖,主次不能不分,更不能颠倒。
而且他们家多了一百多号人,货物卖的越多,这些人就能全部投入到工坊里面去,人力就是最大的财富!
到时不怕做出来的毛笔肥皂绣品没有销路,能做工挣银子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事。
江向南收回飞走的心思,满脸郑重的跟着点头:“娘,我懂得,卖货是把这一批卖出去,铺货是连下一批往后的每一批都找到销路!
你放心吧,我一定会好好铺货。”
为了好吃的,他也要努力啊,不然卖不出去,他用什么买好吃的?铺不了货,哪有下次再去沈州?
沈清嗯了声,又道:“沈城更加偏北,寒冷异常,冷的地方皮料就多.....”
江向北快速反应过来,双眼亮晶晶道:“娘,你是让我们多买皮料回来?”
随即想到别的,又道:“不仅皮料,他们那量大便宜的,咱们都能运回来,就算锦州吃不下,下次去京城的时候不就能运送过去吗?”
买来卖去是商人最常见的一种,无需自己生产,抓住时机就能赚上一笔,主要是他们回来也是空车,相当于顺路带回来,除了买货的本钱外没有任何额外的成本。
而买回来的皮料,能卖掉的卖,卖不掉的还能工坊做毛笔,一举数得。
沈清对于老四的举一反三很满意,成功的商人敏锐度最为重要,这些要有后天细心观察努力钻研,也要先天天赋。
不然看看憨憨的老大,沉默寡言的老二,一心扑在吃食上的老三,这几个都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。
家里虽然老六自私自利了些又精明,但说句不好听的,他做商人能行。
只是她更看好老四,因为自私自利做生意是能挣到钱,但想生意做强做大,反而是要有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心态才行。
不然工人会离心,队友会不满,合作商铺东家会跑的比兔子还快!毕竟谁都不是傻子,吃了一次亏,又怎会吃第二次。
太精明的人就是蠢而不自知,别人都防着呢。
她又看向老三,指点道:“你喜欢吃的,有没想过自己囊括各种好吃的?”
老大老二一把子力气,性格要不木讷要不寡言,地里山上的活计以后会交给他俩;
老四外出售卖货物,老六读书科举,他们几人的路差不多明朗了。
而小水,她准备把肥皂生意给她,以后不管怎么样,她有这门来钱营生日子都会很富裕——钱是穷人的胆,以后哪怕有日子不顺心的时候,她也能到处游山玩水散心,而不是围着灶台边难受边还要做饭。
毛笔和绣品的进账她自己留着,不光是自己还有小雨的养老,每年拿出来一部分收益给儿子们分红即可。
所以,目前只有老三没有属于自己未来的事业。
江向南呆愣住,囊括各种好吃的?
他咽了咽口水,这是他能想的吗?
他抬头看向娘,紧张到磕绊:“娘,你你的意思是.....可我有那个本事吗?”
他只是一个农户,前十六年连村子都没出过几次,他真的可以么?
沈清:.....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。
当然了,也不能盲目夸,而是有目的有引导的夸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、喜爱的事,你想想你喜爱的是什么?
你喜欢吃,别人也喜欢吃好吃的食物,你若是将这些好吃的东西带往别处开个酒楼,那样的话你是不是既有好吃的又能挣银子谋生?
以后你娶妻生子,还能让你媳妇和娃都能吃上好吃的!”
她当然知道,不管什么爱好和工作一沾边都不美好了,但生活哪能只有风花雪月阳春白雪?
过日子要有经济基础,尤其这朝代男人不出去挣银子,难道等着媳妇出去养家糊口?
就算女的能挣钱,那也希望自家相公同样会挣钱,而不是躺在家里等人伺候。
江向南听的一愣一愣,觉得他娘说的非常有道理!
是啊,他不喜欢下地上山种农活,尤其地里挖出来的大肥虫子、叶子上的毛毛虫、各种飞来飞去的蛾子,看的他难受,他也不像大哥二哥一样埋头就是干活,农作物长势良好就高兴。
他只觉得又苦又累有干不完的活。
他也读不了书,至少没法科举;
跟老四一样买卖货物做生意?他外出的动力就是吃好吃的。
开酒楼?让媳妇和娃吃上好吃的,现在的他没有任何感觉,但让娘和小姑哥哥嫂子们吃上好吃的,他一想到就动力满满!
“娘,您说沈州是那边最大的城池,我去了定仔细用心观察有哪些好吃的,以后我也要凭本事挣银子!”
家里挣银子不能只靠娘一个,他变厉害后,还能成为娘以及小姑小妹的靠山。
沈清给与肯定:“成啊,你趁着外出送货这段日子,口味、饮食习惯、食材特色、运输成本等等都能留心记下来,往后酒楼开起来,以什么菜式为主打招牌、每道菜的成本和利润是多少,样样心里有数。”
其实她还有个私心。
沈州那边寒冷穷苦,底层百姓谋生营生少的可怜,但植被富饶,发展畜牧业不成问题。
沈州离京城不算太远,寒冷冬季京城吃涮羊肉火锅.....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12.com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